黄林莉: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将为智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0-04-01 14:49:49 来源: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近日,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互联网经济的影响”视频研讨会成功举行。百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林莉在会上做发言。她指出,数字经济正在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经济向上发展的新引擎,而新基建则是让智能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以下是发言全文:

    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时期,有机会参加中网联今天组织的这个会。中网联发起组织的智库协作机制,形式很新颖,成立的时间也是恰逢其时,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困难,正是需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的时候。当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参会的各个企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坚信,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互联网经济更是会对长期的经济拉动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看到,这次疫情对互联网经济或者传统经济而言,都带来了同样的挑战。百度与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做过一个调研(有效数据7290份),企业普遍面临营收下降的巨大压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停工停产”、“成本上升”以及“客源,销路下降”。如68.28%的企业表示企业成本会上升10%以上,其中31.96%表示将上升50%以上。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防控疫情成本较高”以及“人力成本上涨”。疫情结束后,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还会面临的损失有“市场萎缩”“客户流失”以及“企业规模下降难以有效抢占市场”,因为这些损失,41.04%的企业表示将适度或者大幅减员。

    第一,要看到疫情带给高科技行业的危中之机。

    疫情无论对百度、对我们的数百万家合作伙伴,还是对中国经济,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可能是我们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经历过的。

    复工之后的当务之急是让各地区、各行业能够安全有序的运转起来,作为拥有10亿用户,数百万合作伙伴的平台级公司,百度也在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复工复产。我们推出了“共度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AI技术和算力支持,以及专项推广基金。如果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活下来、活得好,中国经济就一定会更好。

    疫情的冲击,既是“危”,也蕴含着“机会”。比如疫情期间,大家很多时间都宅在家里,其实是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哈佛商业评论》有一个统计,说人在最无聊的时候,创造力是最高涨的。这次疫情的发生,包括权威信息查询、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以及复工复产等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供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应用场景,催生了新的需求,大大缩短了网民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接受时间。

    比如,疫情期间,用户对疫情知识的需求量非常大,搜索量一天比一天高,通过百度搜索、浏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信息日均超10亿人次。在疫情监测分析方面,百度迁徙地图对于人员流动的全局呈现,助力政府部门的科学防控和复工复产安排。比如,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截至3月17日,全国复工指数为69.95%,较一周前提高了5.8个百分点。除湖北与北京外,有20个省区市的复工指数在70%以上,涨幅明显。在救治方面,百度推出了免费的健康“问医生”服务,单日咨询量超过85万,累计访问近4亿人次,并且上周这个产品在海外免费开放,我们和驻美、意大利、西班牙等100多个使领馆合作一起推荐,海外医疗咨询已经超过25万次。这些,都是疫情催生的新机会。

    第二,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将为智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疫情之后,中央多次强调部署“新基建”,这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战略部署将为疫情后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当前,数字经济正在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经济向上发展的新引擎,而新基建则是让智能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

    我们看到,这一次政府大力倡导的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这方面举措的逐步落实,一定会为参会的各个单位注入新的活力,必将带动整个互联网经济新一轮的发展。

    第三,在发展中,我也想简单提几个建议:一是建议抓住疫情下消费习惯改变的契机,加速政策突破,加速发展无人车相关的新服务消费,带动无人车早日大规模应用。二是疫情之下,工厂员工延迟返岗,倒逼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工艺优化、质量检测等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较为成熟的领域加快推广。三是进一步支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四是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智能硬件是未来信息消费的新热点,建议国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加速促进智能产品的普及。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再次感谢中网联组织今天的会议,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贡献我们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